以技术赋能,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机器人硬件解决方案
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一种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是指智能系统或机器能够通过感知和与环境进行实时互动,从而在真实的物理环境下执行各种任务——编者注)最好的体现。同时人形机器人也是仿生机器人、腿足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阶段。但未来机器人是不是一定要像人?专家认为是不一定的。机器人开发的最终目的是辅助人类,还是要从功能出发,让机器人在形态上能更加通用,更适应不同的场景。
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哪些技术挑战?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人形机器人面临三大关键技术及挑战:伺服控制、人工智能、运动控制。基于上面这三大问题,进一步可分解为人形机器人研究和开发面临的6个主要挑战:动力和能源管理、机械设计和运动控制、感知与感知处理、智能决策与规划、人机交互与安全性、成本和可用性。
专家普遍认为,要实现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应用,还要看AI大模型的发展进展。近几年,大模型的迅速发展,确实成就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推进的浪潮,也成了人形机器人下一步长远发展的关键。“现在大模型具身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过去的机器人,在复杂度不高的情况下,它的多模态感知对算力要求没有那么高。考虑到现在中美的关系,中国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高端算力芯片方面的追赶,高端的AI算力,包括端侧算力的门槛依然是我们不可逾越的一个难点。
除了大模型之外,人形机器人的硬件软件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而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的芯片依然在一定程度依赖国外生产商,“这样下去,人形机器人本体是中国产的,但它的大脑是外国的,我们又处在一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低端高端又被别人占领,我们在机器人大脑方面要下大力气,这也是需要加大投入的地方。”
未来复杂场景的应用对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尤其是机器人的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目前许多人形机器人的手离真正能够在复杂家庭场景中应用还差很多,未来机器人还应该有像手机、电脑一样的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能够把人的技能植入到机器人当中,从而可以情感交互。